根管治疗是一项比较严谨的工作,而且操作性强,在实际工作中,还要注意一些技术方法。
1.治疗前的准备:通过全面的病史询问、临床检查和X线拍摄,结合患者的主观症状和身心状态拟定治疗方案。做好充分的医患沟通和详细的记录。
二.X光片:要求进行拍摄以及术前片、主尖片、根充完成片共三张牙片。
无痛和无菌技术:在整个治疗过程中,强调无痛和无菌技术,以消除疼痛和恐惧,防止交叉感染。
四.根管治疗步骤:
1. 牙体预备: 包括龋坏组织、牙周改良、结扎裂牙或临时冠修复。
2.开髓:要求开髓室顶部,使器械无阻力直入根管,尽量少损伤牙齿硬组织。
3.确定一个根管口的位置。
4. 牙髓切断术:坏死的牙髓逐渐拔除,非坏死的牙髓拔除一次。
5.确定工作长度。
6.根管预备: 根管系统应彻底清洁,形成一个沿根管运行的形状,具有一定的锥度,并停止在根尖基点。推荐使用反演技术。
7.冲洗:润滑和冲洗贯穿于根管预备的全过程。要求无压力冲洗。
8.根管内进行用药:推荐系统使用不同氢氧化钙,封药时间为12周。
9. 根管充填:充填应紧密,距X线片顶端0.52毫米。
完成牙齿修复: X 光片显示根管充盈良好,暂时或永久性牙齿修复,根据牙齿的情况建议完成冠或桩冠修复。
六.术后进行回访:回访工作周期管理可为3个月、半年、1年、2年或更长。
七.疗效评价标准:
(一)成功:
1.自觉行为症状:无不适,咀嚼功能进行正常,对治疗研究结果、过程、患牙功能、外形比较满意。
2. X线片:牙周膜间隙正常或稍增厚,原根尖病变缩小或消失,术后36个月根尖病变未完全发育,逐渐形成,根管三维充填,距根尖0.52.0mm。
3. 临床检查: 治疗后12周内无撞击性疼痛,无窦或窦闭合。
二、不合格:以上各项均不符合要求。